首页 >> 低压开关柜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浅谈插装阀

时间:2022/07/29 06:58:35 编辑: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浅谈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浅谈 2010年02月03日 来源: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浅谈

一、机械化是甘蔗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至今,我国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人数的比例以年均2%的比例持续下降。以广西、粤西蔗区为例, 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最大,分别占30%和33%,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达51%和57%。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甘蔗产量快速大幅提高,甘蔗种植业的劳动力负荷年均增长14%,广西高达24%。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和劳动强度的剧增导致劳动力成本占甘蔗生产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平均达41—42%,对蔗、糖产业造成巨大压力。劳动力因素造成的主要影响包括:田间管理农时延误,管理质量低劣。如甘蔗培土适逢季节性高温,人畜工作能力下降;当前甘蔗窄行距种植造成中耕培土机具操作困难;田间郁闭度高,肥药毒害时有发生以及其他作物的农事竞争等。甘蔗收获期时间跨度长,气候变化复杂,雨雪天气、传统节日以及其他作物春播都对甘蔗收获有所影响。人工收获进度慢,原料蔗砍收质量良莠不齐,造成糖厂吊榨、断槽、停机现象时有发生,不能满负荷运转,榨季无效延长,后期产糖率明显下降,浪费严重。机械化已成为当前提高甘蔗产业素质的迫切要求,是甘蔗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规律。

二、制约我国甘蔗机械化的主要因素

甘蔗机械化按照耕、种、管、收的生产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农机具:拖拉机、深松铲、犁、重耙、旋耕机、播种机、中耕、除草、培土、施肥机具、喷灌机、植保机、喷雾机、甘蔗收割机、装载提升机、田间及公路运输车辆等。综合分析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甘蔗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土地资源因素

我国甘蔗种植单位规模小而分散,户均植蔗规模4亩,产蔗18吨,分别仅为澳大利亚的1/2000和1/530,推行机械化的难度显而易见。从管理层面,缺乏对土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调查,应对土地所有权、流转情况、种植者、加工业经营状况和实施机械化的意愿、组织管理水平、产区地形、地貌、土质、配套设施条件、配套技术水平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才能为甘蔗机械化实施的布局和规划奠定科学的基础。

2、技术和装备因素

该因素主要反映在农机农艺不配套。适宜机械化的品种不仅要求丰产、高糖、抗逆(病、虫、旱、寒、风、盐、瘠)、强宿根和广适性,还特别强调抗倒伏、易脱叶、芽型、气生根的多少、宿根再生能力、分蘖成茎率及均匀度、抗除草剂、蔗糖分耐转化能力等;从种植制度和栽培管理上,行距150CM、135—140CM、80CM(翻蔸蔗)均可进行机收,但同时须考虑中耕管理机械的适应性和操作质量;此外,通过不同熟性品种、不同植期的科学安排,可保证产糖效率和机采工作时,以提高效益。

其次是收获机型成熟度和接受度的矛盾,这是一个消除片面的认识,从成熟机型过渡到成熟市场的过程。目前世界上甘蔗收获机的主流厂家仅CNH与JOHN DEERE两家公司,均属美国公司,设厂于巴西生产切段式联合收割机。前者为CASE,NEW HOLLAN公司于1999年合并组建,现产两种机型:Case IH 7000,轮式,10.3L,355 hp(261kw);Case IH 7700,履带式,10.3L,355 hp(261kw)。后者为JOHN DEERE公司收购CAMECO公司成立,现产机型:John Deere 3510,8.1 L,337 hp(248kw)。从我国现有切段式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状况来看(表1),机手的操作熟练程度与技术培训不到位的矛盾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到社会对该主流机型的认知。

3、组织和管理因素

从组织管理上,农民合作组织尚未能很好地在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整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甘蔗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有待成熟,发挥其市场主体功能;种、管、砍、运、榨,机械运营与维保,燃动供应和零部件配套等管理经验缺乏。

三、发展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政策建议

1、将机械化潜力作为甘蔗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将机械化配套基础建设作为优势区域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扶持。

2、搁置争议、大胆实践;当前,必须树立农艺服从农机的理念,形成以局部环节的“损失”换取系统整体效益提升的认识,同时注重体制机制的转变和机械化收获市场的培育,应积极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示范与培训以及综合效益的系统评估,着力解决操作与技术培训不到位的问题。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与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在广东湛江蔗区合作开展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采收的试验示范,农业部先后于2006年、2007年连续两次在示范基地组织召开了全国现场会。合作双方在收割机操作技术、降低夹杂物率、运输工具改进、维修保养配套以及为实现榨季全时采收的经济评价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已经可以实现低成本砍收、切断、剥叶和运送等一次性完成联合作业的甘蔗轻简收获。不仅在常规的机采行距(135CM以上)上作业,更创新性地实现80CM行距双行同时采收,为适应我国甘蔗种植现状的机械化收获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机收夹杂物率控制在7%以下,田间损耗率约3%,不到国外机采平均损耗率(7%)的1/2,平均吨蔗机采成本可控制在30—40元/吨之间,已低于榨季平均人工采收成本。

3、关键设备、技术重在引进,注重海峡两岸的合作;不走机械仿制的老路,鼓励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型机械的自主创新。台湾糖业具有一套组织小农从事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生产的经验,并发展了一批专用零、配件的制造商、供应商。随着岛内糖业的衰退,台湾业者越来越关注大陆这块市场。从2003年以来,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中国海峡两岸农业协会、台南县农会等先后十余次来大陆蔗区考察;农业部“948”项目组也应邀赴台南、云林、屏东、高雄考察当地甘蔗机械化生产现场、甘蔗机械制造厂以及台湾省蔗农生产消费合作社。两岸同仁一致认为,利用台湾糖业的技术、资金优势和大陆的人才、市场潜力,开展甘蔗机械化合作将为双方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商机和活力。

4、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支持境外业者,尤其是台湾业者携自有装备到大陆提供代耕、代管、代收等服务。

5、从政策上支持,从收获机具补贴、技术示范补贴以及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动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快速发展。作为一项对传统技术的革新,在推广应用的前期,需要政府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资金上的大力扶持和推动,要建立国家扶持资金、企业自筹和社会资金等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包括无偿的公益性研发经费(良种开发和农作制度的改革)、政策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示范风险补贴)、银行贴息、低息或商业贷款等不同类型的资金扶持。大面积机械化农作制度改革的示范(大行距、不同植期等)是对传统种植方式和作物茬口合理调整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建议在种植环节给予农业示范补贴;在加工环节,鉴于夹杂物率从现在的1%以下增加到5—12%,必然对出糖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应在一段时间内给予相应的技术革新示范补贴。

肾阴虚会引起心烦易怒吗

赤鹿他达拉非多少钱

月经量少紊乱吃什么管用

疾病科普

频繁遗精对肾有伤害吗

相关资讯